
12月12~13日,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主辦、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承辦的2016中國特殊食品合作發展國際會議在北京召開。有關方面從會上獲悉,我國特殊食品行業供需兩旺,一方面擁有全球最大的特殊食品消費市場,健康需求迫切且多樣,市場開發潛力巨大;另一方面已具備全產業鏈研發制造能力,在原料供應、產品加工等方面已成為全球供應鏈重要組成,行業體量躍居全球前列。
會上,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副局長滕佳材介紹,與30年前相比,中國人口消費結構正在發生巨大變化,人均口糧消費量下降了40%,肉蛋奶的消費量增加了2倍,食用植物油的消費量增加了3倍,中國公眾飲食消費已經從保障數量安全為主轉向更加注重營養健康,中國市場也成為全球最大的營養健康類食品消費市場。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中國保健食品的產值約4000億元,生產企業2600多家,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有100余家,產量達到70多萬噸,2016年上半年的產量同比增長14.2%。
滕佳材指出,為促進產業整體、健康、可持續發展,食品藥品監管總局以新修訂《食品安全法》為根本遵循,以維護公眾健康權益為出發點,秉持法治與科學、管理與服務并重的理念,重點解決特殊食品行業發展和監管中的突出問題。通過打造國際領先的監管和科學評價體系,對內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提升行業國際競爭力;對外加強國際合作交流,互通有無、優勢互補,共同促進全球大健康行業發展。
滕佳材強調,食品生產消費鏈條已跨越國界限制。中國將繼續深化與世界各國監管部門的交流合作,學習借鑒各國先進的食品安全監管的法律制度、標準體系、技術法規、管理規范,建立更加順暢的食品安全信息共享機制,協調技術標準和有關規則,搭建有效的全球食品安全治理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