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光譜儀調試需要做哪些工作,原子吸收光譜儀調試介紹[熱點推薦]
原子吸收光譜儀調試需要做哪些工作?原子吸收光譜儀在正式進行實驗之前都是需要先進行調試工作的,這樣才能確保實驗的結果準確,同時保證實驗的正常進行,那么原子吸收光譜儀調試需要做哪些工作?下面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原子吸收光譜儀需要進行的調試工作:
1.氣路檢查:氣路是安全操作的關鍵。原子吸收光譜儀所用的燃氣為乙炔,它與空氣混合點燃易發生爆炸。如果出現泄漏,將威脅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因此氣密性的檢查是首要任務。每次使用之前要檢查電路及氣路的連接。
(1)絕大多數儀器的氣路通常采用聚乙烯塑料管,時間長了非常容易老化(建議聚乙烯塑料管使用年限2~3年)。因此要經常對氣路進行檢測、檢漏,尤其是乙炔氣滲漏可能造成事故。嚴格禁止在乙炔氣路管道中使用紫銅、黃銅及銀制零配件,并要嚴禁使用油類物質,測試高濃度銅或銀溶液時,應反復用去離子水中噴洗。
(2)檢查廢液管中部要有水封,避免回火現象發生。同時廢液管出口處不要插入廢液桶液面下,避免形成雙水封。
2.光路與光強度調試與檢查:光強度是測定靈敏度關鍵。光強度達到越大,靈敏度越高。調試儀器應選用波長大于250nm,輻射強度大,發光穩定,對火焰狀態反應遲鈍的元素燈作為光源,最好是銅燈,鎂、鎳等元素燈也可以。
(1)對光調整。
①光源對光調試:空心陰極燈要在不點亮情況下進行安裝;燈的前后安裝位置定位參考如下:832.1nm空心陰極燈,其石英窗口距透鏡筒約2cm,193.7nm空心陰極燈,其石英窗口碰到透鏡筒,其余元素燈的安裝即按波長確定其前后位置,波長值愈小愈靠前。
②燃燒器對光調試:將燃燒器縫隙位于光軸之下并平行于光軸,通過改變燃燒器前后、轉角、水平位置來實現。先調節能量顯示為最大值,再將用牙簽或火柴桿插在燃燒器縫隙中央,能量顯示應從最大回到零。
(2)噴霧器調整。噴霧器中的毛細管和節流嘴的相對位置和同心度是調節噴霧器的關鍵,毛細管口和節流嘴同心度愈高、霧滴愈細,霧化效率愈高。一般可以通過觀察噴霧狀況來判斷調整的效果,拆開噴霧器,用一張濾紙,將霧噴到濾紙上,濾紙稍濕且非常均勻則是恰到好處的位置。
(3)碰撞球的調節。碰撞球位置以噪音低,靈敏度高為好。第一將噴霧器卸下,第二把一根約200mm長的聚乙烯毛細管插進霧化器的金屬毛細管中,吸噴蒸餾水,第三左右微動玻璃撞擊球改變碰撞球位置,第四將燃燒室內的空氣管道接在霧化器上,第五空氣壓縮機,以純水噴霧作試驗,當噴出的霧遠而細,并慢慢轉動前進時,使霧滴達到最佳狀態,就是它的最佳位置。
以上就是原子吸收光譜儀的調試工作,我們在進行實驗前一定要確保做好了這些工作,不然很容易出現實驗結果偏差,或者是實驗過程不順利等情況,作為實驗室工作人員一定要杜絕這些現象出現。如需繼續了解原子吸收光譜儀相關消息或者更多相關資訊,歡迎閱讀《原子吸收光譜儀市場價格是多少,國產原子吸收光譜儀市場價格[含報價表]》。